網站首頁 數碼 家常菜譜 教育 旅行 汽車 女性 創意摺紙 手抄報 簡筆畫 影視 特產 生活 健康養生 電腦 熱點
當前位置:秒知館 > 教育 > 

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譯

欄目: 教育 / 發佈於: / 人氣:7.16K

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譯: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,從楚山中得到一塊含有美玉的璞石,就把它獻給了楚厲王。厲王命令玉匠鑑別。玉匠一看就說:“這只是一塊石頭。”厲王大怒,認爲卞和是有意欺騙他,於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腳。

等到厲王死去,武王登位後,卞和又把那塊璞石獻給了武王。武王又讓玉匠鑑別,玉匠又說:“ 這只是一塊石頭。”武王也認爲卞和是有意欺騙他,於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腳。

而後,武王駕崩,文王登位。卞和竟然捧着那塊璞石,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 ,眼淚流盡,血也哭了出來。

文王聽說了這件事後,就派人前去調查原因,那人問他說:“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,爲什麼只有你哭得如此悲傷呢?”卞和回答說:“我並非因爲失去雙腳而感到悲傷,而是痛心世人將寶玉看作石頭,把忠誠的人稱爲騙子,這纔是我感到悲傷的原因啊!”

文王聽到回報,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塊璞石,果然從那塊璞石中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,於是命名這塊美玉爲“和氏璧”。

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譯 卞和泣玉的文言文翻譯

  《卞和泣玉》原文

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⒂而獻之厲王,厲王使玉人相之,玉人曰:“石也。”王以和爲誑,而刖其左足。及厲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,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“石也。”

王又以爲和誑,而刖其右足。武王薨,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泣盡而繼之以血。王聞之,使人問其故,曰:“天下之刖者多矣,子奚哭之悲也?”和曰:“吾非悲刖也,悲乎寶玉而題⒀之以石,貞士而名之以誑,此吾之所以悲也。”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,遂命曰:和氏之璧。

  《卞和泣玉》註釋

1、和氏:相傳名爲卞和,春秋時楚國人,和氏璧發現者。璞:含玉的石頭。

2、厲王:春秋楚國國君,名冒,公元前757—741年在位。

3、相: 鑑別,鑑定

4、玉人:雕琢玉器的工匠。相:鑑別。

5、誑:讀kuáng。欺騙。

6、刖:讀yuè古代一種斷腳的刑罰。

7、薨:讀hōng。古代大臣或諸侯的死。

8、武王:名熊通,公元前740—690年在位。

10、文王:名熊貲,公元前689—677年在位。

11、泣:這裏指眼淚。

12、奚:爲什麼。

13、題:品評,這裏是被判定的意思。

14、貞士:堅貞之士,忠誠正直的人。

15、理:治理,這裏指對璞石進行雕琢。

16、奉:讀pěng,同“捧”。

卞和泣玉文言文翻譯 卞和泣玉的文言文翻譯 第2張

  《卞和泣玉》賞析

《卞和泣玉》出自《韓非子》,文章透過圍繞和氏璧展開,說明只要堅持真理,終有一天會得到世人的認可。堅持真理,終被認識,偏聽偏信,害人誤事。凡事不能只看表面,要挖掘事物的實質。同時也警示人們,芸芸衆生,真正能識玉者寥寥無幾。讓他人相信自己的獨到之處也是要付出努力,甚至是代價的!

  《卞和泣玉》創作背景

《韓非子》是戰國時期思想家、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。《韓非子》 是在韓非子逝世後,後人輯集而成的。

  《卞和泣玉》作者介紹

韓非子,即韓非,爲韓國國君之子,戰國末期韓國人,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、思想家,政論家和散文家,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,後世稱“韓子”或“韓非子”,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。著作有《韓非子》一書。

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,集商鞅的“法”、申不害的“術”和慎到的“勢”於一身,將辯證法、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爲一體,爲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。其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。

韓非著有《孤憤》《五蠹》《內儲說》《外儲說》《說林》《說難》等文章,後人收集整理編纂成《韓非子》一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