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数码 家常菜谱 教育 旅行 汽车 女性 创意折纸 手抄报 简笔画 影视 特产 生活 健康养生 电脑 热点
当前位置:秒知馆 > 教育 > 

杜甫称为什么

栏目: 教育 / 发布于: / 人气:1.33W

 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被后世称为“诗圣”。杜甫自小好学,七岁能作诗,青少年时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,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。后来,朝廷派其担任河西尉,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官职,朝廷就将其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。天宝十四年,安史之乱爆发,潼关失守,杜甫先后辗转多地。之后杜甫弃官入川,躲避战乱,在这期间,创作了《登高》、《蜀相》、《春夜喜雨》、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等作品。

杜甫称为什么 代表作原文

代表作《登高》原文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《登高》翻译

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,洲渚青沙滩白鸟儿飞回。

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坠下,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。

万里悲秋最恨常作过客,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。

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,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。

《登高》注释

1、登高: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,历来有登高的习俗。

2、猿啸哀: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。

3、渚(zhǔ):水中的小洲。沙:江边沙滩。鸟飞回: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。回,回旋。

4、落木:指秋天飘落的树叶。萧萧:风吹落叶的声音。

5、万里:指远离故乡。常作客:长期漂泊他乡。

6、百年:犹言一生,这里借指晚年。

杜甫称为什么 代表作原文 第2张

《登高》赏析

整体赏析《登高》可能是《九日五首》中的一首,只因写得格外成功,远胜其余四章,故尔为编诗者独立出来。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,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,慷慨激越、动人心弦。

《登高》创作背景

《登高》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)秋天,杜甫时在夔州。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。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,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,相互争夺地盘。杜甫本入严武幕府,依托严武。不久严武病逝,杜甫失去依靠,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,买舟南下。本想直达夔门,却因病魔缠身,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。

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,杜甫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。而就在这三年里,过的生活依然很困苦,身体也非常不好。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,登高临眺,百感交集。望中所见,激起意中所触;萧瑟的秋江景色,引发了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,渗入了老病孤愁的悲哀。于是,就有了这首被誉为“七律之冠”的《登高》。

《登高》作者简介

杜甫(712年2月12日~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出生于河南巩县,原籍湖北襄阳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